蔬菜烘干設備通過能量交換實現水分蒸發,由多個功能模塊協同運作,將新鮮蔬菜的含水率從 85%-95% 降至 5%-15%,同時保留營養與風味。其組成部分的合理配置直接影響烘干效率與產品品質。?
進料與輸送系統是烘干流程的起點。振動布料機將清洗后的蔬菜(如辣椒、胡蘿卜)均勻鋪在輸送帶上,布料厚度根據蔬菜種類調整(葉菜類 1-2cm,根莖類 3-5cm),避免堆疊導致受熱不均。輸送帶采用食品級不銹鋼網帶(網孔直徑 2-5mm),既能承載物料又不阻礙氣流穿透,運行速度可通過變頻電機調節(0.5-2m/min),與烘干時間精準匹配。
加熱與熱風發生系統提供干燥動力。熱泵加熱模塊(能效比 COP≥3.5)是主流選擇,通過蒸發器吸收環境熱量,經壓縮機壓縮后在冷凝器釋放,產生 40-80℃的熱風,比電加熱節能 60%。輔助加熱裝置(如燃氣燃燒器)可在低溫環境下補充熱量,確保熱風溫度穩定(波動≤±2℃)。熱風分配器將氣流均勻送至烘干室,風速控制在 1-3m/s(葉菜類需低風速防破損,根莖類可高風速加速干燥)。
烘干室是水分蒸發的核心空間。多層網帶式烘干室(通常 3-5 層)可實現連續生產,每層對應不同干燥階段:上層(60-70℃)快速蒸發自由水,中層(50-60℃)去除結合水,下層(40-50℃)平衡水分。室體內保持微負壓(-50 至 - 100Pa),防止濕熱空氣外泄,相對濕度控制在 30%-50%,過高會延長干燥時間,過低則導致蔬菜開裂。

排濕系統負責移除蒸發的水分。軸流風機將烘干室內的濕熱空氣抽出,排濕量根據蔬菜含水量動態調節(如每小時處理 1 噸菠菜需排濕 500kg)。熱回收裝置可回收排濕空氣中的熱量(回收率≥60%),預熱新風以降低能耗。
出料與篩選系統保障產品質量。烘干后的蔬菜經振動篩分級(篩孔直徑 2-10mm),分離碎料與完整品,分級效率達 95% 以上。冷卻輸送機將產品溫度從 40℃降至室溫(25℃),避免余熱導致霉變,冷卻時間與后續包裝速度匹配(通常 5-10 分鐘)。
控制系統實現全流程自動化。PLC 控制柜實時監測烘干室內的溫度、濕度和物料含水率(通過近紅外傳感器檢測,精度 ±0.5%),自動調節輸送帶速度、熱風溫度和排濕量。觸摸屏可存儲 100 種以上烘干配方(如西蘭花需 65℃/3 小時,洋蔥需 55℃/4 小時),操作人員只需選擇品種即可啟動生產。
各組成部分的協同運作,使蔬菜烘干設備既能高效去除水分,又能保留維生素,為脫水蔬菜產業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,是農產品深加工領域的關鍵裝備。